湖南体育中考马上升级!日前,湖南教育厅正式印发《湖南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总体策略(试行)》(下称《策略》)。这是我省首个体育中考总体策略,将于2026年正式推行。依据《策略》,体育中考可供考生选择测试项目大幅增加,同时还初次将初中三年级平时训练测试成绩纳入中考,引导学生平常加大体育训练,防止体育中考应试化。一块儿看全文湖南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总体策略(试行)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方位加大和改进新年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议》(中办发〔2020〕36号)和《中共湖南委湖南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的建议》(湘发〔2023〕3号)精神,落实《湖南教育厅关于湖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事情的公告》(湘教发〔2023〕31号)需要,推进全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改革,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我省实质,经广泛调查和专家论证,拟定本策略。1、总体需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实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坚持确保安全、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勉励进步等基本原则,多元化设计测试项目,科学设置测试规则,合理设定评分标准,规范有序做好组考工作,切实发挥体育中考的导向用途,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训练,培养终身训练习惯和健康生活方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步。2、组织领导体育中考由各市州统一组织,以招生地区为单位或按属地管理具体推行。各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成立体育中考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担任组长,有关科(处、股)室、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协调纪检监察机构、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参与。3、推行时间本策略自2026年起全方位推行,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先行先试。4、考试规定(一)计分方法1.原始满分值。体育中考原始分满分为100分。2.计算方法。各市州可将学生体育中考原始分或等级赋分按肯定比率折算纳入中考总分,两种方法计算规则如下:(1)原始分按比率折算:学生体育中考各项目总得分各市州确定比率;(2)等级赋分按比率折算:学生体育中考等级赋分各市州确定比率。其中等级赋分规则为:依据学生体育中考原始分值从高到低划分为三个等次,其中80分及以上为A等,60-79分为B等,59分及以下为C等。A等、B等、C等分别赋100分、80分、60分。3.中考总分占比。各市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策略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课程容量等,结合各地中考总分和实质状况,合理确定体育中考分值。各市州要不断提升体育中考分值在中考总分中的比率,到2027每年平均要达到8%以上。(二)考试项目考试项目包含身体素质测试、运动技能测试。1.身体素质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共2项,包含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必考项目为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满分40分。选考项目为各地从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一分钟跳绳、50米跑等5个项目中选择不少于3项作为测试项目,考生从当地设置的项目中选择1项进行测试。满分为20分。2.运动技能测试运动技能测试选考1-2项,满分40分。各地从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网球、一分钟踢毽子等8个项目中选取若干项目作为考试项目,其中篮球、足球、排球为必设考试项目,其余项目各地可结合实质选择设置,鼓励各市州设置多元化的考试项目。游泳项目测试距离由各市州结合实质状况设置,从25米、50米、100米、200米4个测试距离中选择。各市州在以上8个项目以外,可依据当地状况增设困难程度相近的运动技能考试项目。考生从当地设置的运动技能测试项目中选取1-2项进行测试,具体测试项目数目由市州教育部门统一规定。若测试2项,其分数合并计算办法由市州教育部门拟定。
(三)测试组织体育中考测试由各市州、县市区统一组织,用符合国家标准与报考条件的场地、设施和器材。鼓励运用智慧操场等自动化设施及器材,降低人为原因影响,提升现场测试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为引导学生平常加大体育训练,鼓励各地探索将初三学生在校平时标准化的测试成绩作为体育中考测试成绩。学过生日常测试成绩的采集要符合体育中考测试规则等需要,原则上由自动化设施进行测试,经过严格身份认证,有教师在场监督,测试成绩实时上传主管教育部门,测试过程全程录像且可追溯。(四)测试规则、评分标准各项目测试规则、评分标准分别见附件1、2。5、免考与缓考有关规定(一)免考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或因伤、病不可以参加现场测试的学生,与不拥有体育中考组考条件的专门学校不便外出的学生,可申请免考。残疾学生需提供《中国残疾人证》,伤病学生需提供当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证明,填写申请表。学校初审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后上报。各地教育(体)局组织专家对免考申请统一评议,通过名单须面向社会公示。有关审批材料需存入学生档案。无残疾证的学生,均按因伤、病处置。伤、病学生如身体健康情况好转可以考试,须由学生及父母提出申请,经学校和当地教育(体)局赞同后参加考试。经认定后,残疾学生现场测试成绩按满分记入;不拥有体育中考组考条件的专门学校的不便外出学生按满分的80%记入;因伤、病学生按满分的60%记入。(二)缓考因临时伤、病,女孩因特殊生理期不可以参加现场测试的学生,可申请全部或部分项目缓考。学生填写申请表,临时伤、病学生需提供当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证明。学校初审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后上报。各地教育(体)局统一审核。各地要在不影响中考中招进度的首要条件下,严格组织集中补考。不可以参加补考的考生,符合免考的按免考记分规则处置。不可以参加补考又不符合免考条件的考生根据评分标准最低分计入。免考、缓考具体推行细节由各地负责拟定。6、工作需要(一)加大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看重,加大领导,精心组织,及早拟定推行细节和组考策略,明确报考条件和操作步骤,确保2026年起全方位根据本策略推行体育中考。(二)保障公平公正。考试过程要公开透明,同意社会监督。测试规则、成绩评定要同等看待、不徇私情,做到公平公正。(三)做好宣传引导。体育中考策略及考试项目、测试需要等有关信息要准时主动公开。要做好体育中考政策宣传解析,采取多种形式,做到全覆盖,让广大师生和父母充分知道体育中考各项需要,准时答疑解惑,回话学生、父母和社会关切,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体育中考改革顺利推进。(四)做好组考工作。各地要根据该策略做好现场测试组织工作。要加大体育中考测试队伍建设,挑选思想过硬、业务熟练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或教育行政部门职员组成。要加大对组考职员的培训,确保熟知考试步骤、流程和评分标准。要在考试前做好摸底,摸清应考人数、实考人数等,做好考试安排。(五)加大教学指导。要充分发挥体育中考勉励引导功能,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帮助学生学会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常常性参与体育训练,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平常积极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好等次以下的学生加大指导,指导其积极参与体育训练,提升体质健康水平。防止体育中考应试化,杜绝超负荷突击、强化练习。加大对学生体育中考成绩的统计剖析。(六)加大安全保障。要坚持安全第一,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保障手段。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与项目测试顺序,尽量避开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考试前要对考试知识点进行全方位检查,重点检查组考策略、职员配备、场地器材等保障条件是不是符合体育中考的需要与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考试知识点实行封闭式管理,无关职员不能进入考场。在测试前指导学生进行适合热身,减少运动损伤风险。引导父母和学生在自愿的首要条件下购买人身意料之外伤害保险。要健全学生健康体检与健康档案规范,特别看重对学生心肺功能检查,引导学生不隐瞒也不不真实告知身体健康情况,在体育中考试前组织学生拓展必要的模拟测试,尽可能排除健康安全隐患。拟定体育中考安全应对预案,强化应对筹备,做好应对处置。每一个考试知识点要设置医疗点,配备专业医务职员。主动交流联系公安、卫生健康部门为考试知识点提供安全保障工作。(七)维护考试纪律。各地要严明考场纪律,加大监督检查,设立举报电话并在考场公示。要对体育中考测试过程全程录像。要加大舆情监测,防范发生负面舆情。每场考试结束后,当场向学生公布测试结果或成绩,并由有关组考职员签字确认。坚决杜绝测试中弄虚作假行为,对弄虚作假和徇私舞弊的,一经查出,要严格追究有关职员责任。